微寄語
  青年要好好工作、生活,也要為社會大家庭盡一份力。
  維吾爾族少年毛蘭江身患重病,只有換腎才能輓救生命,親友的腎源卻都不匹配。這一新聞在各大媒體上鋪天蓋地傳播時,王燕娜正在準備導游證考試。2007年,生活在新疆烏魯木齊的漢族姑娘王燕娜已大專畢業,辭去了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,想當一個“賺錢多還能到處玩”的導游。
  得知毛蘭江的血型和自己一樣,都是B型,王燕娜決定為他捐腎。“當時周圍的朋友都罵我神經病,還有人說我就是想出名。”她說,“其實我就是覺得孩子那麼小,特別可憐。”
  王燕娜不在乎別人怎麼說。因為身體一直很好,她很少去醫院,對“捐腎”這件事更是幾乎一無所知。“我只知道人少了一個腎還能活。”她笑道。
  瞞著家人,王燕娜到醫院進行了檢查。“當時我是第12個來報名捐腎的人。”她說,“有愛心的人真的很多。”
  非親屬腎源匹配概率很低,而檢查結果顯示,王燕娜的16項指標竟然全部合適。得知這一結果,王燕娜心裡突然有了一種“責任感”。“生命是無價的,一個孩子的生命能因為我做的這件事得以延續,那種感覺我說不清。”她說,“好像就是突然感到自己活著特別有意義。”
  王燕娜沒想到,醫院的醫學倫理委員會第一次審查沒有通過她的捐贈申請。“當時我告訴他們我的父母還不知道這件事,他們覺得我太年輕,還沒有結婚,手術中可能會出現許多無法預知的問題,所以不同意我去捐腎。”王燕娜說,“可能也擔心我是為了錢吧。”
  王燕娜不願意放棄。“我覺得我做的是對的,就一定要堅持下去。”她努力說服了家人,也讓醫院相信她“目的單純”並且“願意自己承擔一切後果”。
  被推進手術室前,陪伴王燕娜的好朋友拉著她的手哭起來。在這之前,雖然經歷了許多坎坷,也承受了許多流言蜚語,王燕娜從來沒哭過,這時卻也掉下了眼淚。“不是難過,也不是害怕,我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。”
  手術十分順利,這是新疆醫學史上第一例不同民族之間無償捐獻腎髒的手術。
  很多人聞訊趕到醫院來看望王燕娜,甚至連一些“常常在電視上看到的面孔”也出現在她的病房裡。有位領導問她有什麼願望,王燕娜回答:“我想上大學,還想參加北京奧運會開幕式。”她沒有想到,自己“隨口一說”的願望,竟然真的實現了。通過“一個人考試、三個老師監考”的特殊高考,王燕娜被新疆大學錄取。北京奧運會開幕時,她坐在看臺上,覺得“像在做夢”。
  2012年,根據王燕娜的事跡改編的電影《娜娜》上映,王燕娜覺得這個名字很不錯。“我就是很平凡,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。”
  “繼續做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子,早日收穫一份美好的愛情。”這是被光環圍繞的王燕娜最朴實的夢想。  (原標題:王燕娜:這個女孩不平凡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a90zatsi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